帮助

凭你现在的努力程度,根本轮不到拼天赋

2019-11-18 16:37 运营文档
经历了微软的洗礼,听他说说关于勤奋的6个小故事。

 

本文主人公:刘润

 

个人背景:润米咨询董事长;互联网转型专家;前微软战略合作总监;拥有 20 万订阅的付费专栏《刘润 • 5 分钟商学院》主理人。

 

刘润 从 1999 年到 2013 年,在微软待了将近 14 年。从前线技术员工,到部门经理,再到市场部门重新开始,又到独当一面的微软中国战略合作总监,微软带给他的不仅仅是流淌而过的岁月,还将激情,承诺,思考,行动,勤奋,协作,乐于接受挑战等等品质,深深刻进了他的***。如果只允许讲一点,从微软学到的最重要品质是什么?

 

他说:那一定是勤奋,有时候你以为的顿悟,只是别人的基本功。

 

下面就是他的几个关于勤奋的小故事。

 

 

2017 年 11 月 26 号,一场穿越 20 年豪情的聚会,在上海的冬日暖阳里拉开帷幕。时光不老,我们不散,重遇意气风发的老朋友,实乃人生一大乐事。

 

拍摄于微软 GTEC 二十周年活动现场:刘润

 

百姓网的创始人王建硕,拍拍贷的创始人顾少丰,途虎养车网的联合创始人胡晓东,原子创投的冯一名,还有很多在创业路上已经成功或者正在成功的人,都相聚在此。是什么样的神秘组织,汇聚了这样一些人?

 

 

 

这里就是微软全球技术中心(GTEC, Global Technical Support Center)二十周年再聚首的盛会。

 

 

 

1997 年 11 月,唐骏从美国带回 4 位职业经理人,在上海牵头组建了微软全球技术中心,GTEC。

 

1999 年 11 月, 7 个黄金圣斗士,用 7 个小时,面试完我的智商、情商,尤其是体力后,唐骏站起来握我的手,说:“恭喜你,欢迎加入微软。”

 

入职时,人力资源部问我的英文名。我的名字刘润的「润」字,汉语拼音是 run,正好是个英文单词。我说,就叫 Run 吧。我还为此设计了一个口号:I'm running, never stop! 从此,Run 就成了我的标志,贯穿我整个 GTEC 生涯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每个人,每个组织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。那是别人也许完全无感,但自己刻骨铭心的记忆。

 

想趁自己还记得的时候,把从微软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写下来。比如:激情,承诺,思考,行动,勤奋,协作,乐于接受挑战……但是,如果只允许我讲一点,我问自己,我从微软学到的最重要的是什么?

 

那一定是勤奋。

 

今天,我用 6 个关于勤奋的小故事,致敬我在微软的岁月,也感谢自己,没有在最能吃苦的年纪,选择安逸。

 

 

 

1. 三支手机 

 

在 2001 年,能够同时怀揣三支手机的,不是某某大款,而是我。一支是自己的,一支是部门的,还有一支是微软 GTEC 两个总负责手机的其中一个,必须保证 24x7 永不断线。

 

永不断线,也就意味着,我要随时关注手机状态,不能没电,不能去没有信号的区域。但是在 2001 年的上海,地铁里是没有移动通信信号的,怎么办? 每次进地铁站之前,我都要打个电话通知拿着另一个总负责手机的同事:我进去了。等我从地铁出来,会再打一个,告诉他:我出来了。

 

而他需要保证在这段时间内,绝不进入地铁,或者其他任何没有信号的地方,保证手机是随时可以接通的。

 

24x7,时刻候命,就成了我的基本工作状态。

 

2. 紧张反射

 

你可能非常不理解,为什么我们要随时在线。那是因为我们遇到的客户问题,都是影响重大的问题。

 

比如,***(Jockey  Club)用的是微软的系统,如果出了问题,***站不能***了,你想象一下,香港市民一觉醒来发现没法赌马了,这是多么严重的社会问题,他们拿这钱不知道会干什么。

 

比如《新加坡日报》,每天凌晨要把印版送到印刷厂,如果系统出问题,印版制作不出来,当天市场上就没有《新加坡日报》了,这一定会成为别的日报的头条。

 

可是在当年,即便在上海,都不是到处都能接入网络。所以面对突发问题时,电话只要一响起,不管我这时在哪里、做什么,都会立刻冲到大街上,招手拦出租车,拼命往办公室赶。

 

我当时的手机是摩托罗拉 L2000,直到今天,我听到它的铃声,都会突然间肌肉紧张,仿佛接到了命令,要以战斗姿态,一秒都不耽误地杀回办公室,冲锋陷阵。

 

我的「勤奋反射」也是在这种随时待命的状态下建立起来的。

 

3. 三天两夜

 

有一次,晚上快下班的时候,康柏公司内部的计算机系统出了问题,一千多台电脑的邮件都不能访问,也就意味着一千多人背后的生意、订单、客户沟通都受到影响。我留下来紧急处理这个棘手问题,不知不觉就干到凌晨三四点,但是依然没有解决。

 

对方特别着急,康柏全球 CIO 直接一个越洋电话打来警告我,如果不能在凌晨五点解决,他就立刻打给微软全球 CFO 投诉,他们在剑桥的时候,是同班同学。我只能假装镇定地回复:没问题,一切尽在掌握。

 

挂了电话,然后想:怎么办,怎么办,怎么办?这个问题,只有解决,和没解决两种情况。那 1000 多台电脑如果不能访问,你找 3000 个理由,都是死路一条,绝无「差不多」这种状态。临晨四点,我只能顶着巨大的压力,一个人继续排查错误。

 

一口气忙到早上 9 点,大家陆续来上班。此时,我已经连续工作一天一夜。我有一个选择,就是把这个问题交给别人接着处理,自己去睡一觉。但是,这一夜,我做了很多工作,哪些是有意义的,哪些是就算没有解决也已经排除的,要和下一个负责人交代一遍是非常复杂的。为了给康柏节省时间,我决定接着干。

 

本以为在整个团队的协助下,可以在白天解决,但是这个涉及到源代码级别的问题,到了晚上,仍然没有被攻克。精力被极度透支的我,根本没有挣扎,又干了整整一个通宵。问题终于,终于完美解决了。

 

两天两夜,对方换了几波人,而我是连续作战精疲力竭,但是攻坚克难后的兴奋,让我进入「回光返照」的状态,根本睡不着,于是又工作了一整个白天,处理完堆积的公务。

 

三天两夜,55 个小时没合眼。

 

 

 

4. 独立世界

 

太可怕了吧?微软 GTEC 的其他人也像我一样勤奋吗?

 

是的,当年很多人彻夜不归地工作,以求用最快的速度解决客户问题。尤其是要跟美国人沟通,由于存在时差,必须在半夜。

 

当年微软的办公室在上海的美罗大厦,有 5-6 层,每一层都有两个房间,每个房间有两张小床。如果工作到很晚,可以稍事休息。

 

但是每天早上,就有很多员工像大学生争抢教室座位一样,早早把员工卡扔到床上,宣誓主权。他们不是抢地方午休,他们要为彻夜睡在办公室,抢一张床位。稍微来晚一点,你连床都抢不到。

 

抢不到怎么办?没关系,在茶水间,有很多睡袋。没有床,你可以睡地上啊!我就常常拿一个睡袋,睡在会议室的地上。第二天,搞清洁的阿姨一不小心踢到我,我就知道天亮了。

 

然后呢?去茶水间找一次性牙刷,一次性毛巾,一次性剃须刀,洗脸刷牙。或者,我们在每一层办公室,都有两间淋浴间,你可以去冲个澡。

 

那换下来的衣服呢?交给阿姨。阿姨会送出去干洗,洗完之后,叠得整整齐齐送回来给你。

 

那如果连睡袋都抢不到呢?也没关系。微软和美罗大厦楼下的一家酒店早有协议,你只要带着员工卡和身份证,不需押金,不用结账,直接入住,由行政部统一结算。

 

天啊,太可怕了。那我总得吃饭吧?微软 GTEC 在 19 楼专门设立了食堂,从午餐到晚餐都免费供应。那万一我亲戚从外地来看我,我要去机场接一下呢?这哪用你亲自去。行政部会派专员,代替你去机场,举着微软的牌子,接你的亲友。

 

也就是说,如果你愿意,你这一辈子都可以不走出这栋大厦。

 

5. 24x7

 

那离开微软办公室,就可以放轻松吗?当然不。

 

怀揣三支手机的福利,就是经常半夜接到电话。长期的「午夜凶铃」,让我自然形成了自己的操作套路。对一些有把握的问题,铃声响起,依然闭着眼睛,直接把电话放在半边脸上,深夜用全英文打国际长途。有时讲着讲着,无法抗拒的睡意来袭,啪,电话掉下了来,人立刻清醒,然后拿起电话接着讲。

 

对比这样的状态,你是否觉得今天互联网公司的 996 工作制(早 9 点到晚 9 点,一周工作 6 天),是一种多么奢侈的幸福?

 

电话无法解决所有问题,所以我还处在一种随时待飞的状态。在 GTEC,我属于「特种部队」,所以护照一直由部门秘书保存。我的护照上,贴满了几乎所有东南亚国家的签证。秘书时刻关注着,一旦哪个签证过期,就马上再办,始终保持着,在任何时间只要突然需要,我就可以几个小时内出现在东南亚任何一个国家的状态。

 

每次公司组织团队出行,走在最后面的,都是特种部队成员,一边游山玩水,一边电话提供全球服务。

 

6. 勤奋的传承

 

微软 GTEC 的这种勤奋,是如何一代一代传递给新员工的呢?

 

在 GTEC,有一个「魔鬼训练营」(Service Camp)。 2002 年,我成为了魔鬼训练营的「校长」,带领 4 个部门经理担任「班主任」,对接近 40 位从北大、清华定向招收的大学生,进行为期 3 周的入职培训。

 

我把课程从早 9 点安排到晚 9 点,晚上下课后,还要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,对于绝大多数新员工,凌晨 1 点前绝对无法入睡。但是早上 8 点,我们就要集合,开始点评昨天的工作,讲解当天的安排。这种状态会持续三周,期间完全没有休息。

 

为了以身作则,每天晚上我都是最后一个离开魔鬼训练营现场的,第二天又是第一个到的。他们辛苦,我比他们更辛苦,示范什么叫做:可怕的勤奋。

 

高密度,高强度,极尽苛刻的课程设置,只是微软 GTEC 式勤奋最基础的要求。只有迈过这个门槛,你才适合在微软生存。

 

 

 

6 个故事讲完了,那些常常说我自律到变态,勤奋到让人绝望的朋友们,是否能够理解,经历了微软 GTEC 的洗礼,勤奋,早已深深刻进我的***。

 

还有那些佩服我酷暑走戈壁,4 天 120 公里,走掉 3 个指甲盖的朋友们;那些惊叹于我攀登乞力马扎罗,一步一步踏着强烈的高原反应和濒临模糊的意识,登顶 5895 米「自由之巅」的朋友们;那些感动于我在 3300 米海拔,环青海湖 6 天骑行 360 公里的朋友们。

 

你们现在是否知道,这些都是我在微软 GTEC 的工作经历,带给我的勇气。

 

在那样的工作压力下,在那种勤奋程度下,都能够坚持下来,还有什么是不能经历的呢?

 

感谢微软,让我没有在 23 岁最能吃苦的年纪,选择安逸。让我知道了,什么叫做你努力程度之低,根本轮不到拼天赋。

 

I'm running, never stop!


相关推荐

QQ在线咨询